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下,餐飲行業能夠抓住哪些救命稻草
餐飲企業因為疫情的影響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開始進入到防控輸入型新冠病毒,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堂食或者外賣的消費信心恢復還需要時間。盡管餐飲企業紛紛開始復工,但是消費者信心受疫情影響仍不容客觀,堂食+外賣的營業形式餐飲企業紛紛開始進行自救。
疫情造就“中華小當家”
宅在家里的這段時間,很多年輕人都開始回歸廚房,在復工之后也就帶著自己做飯水平大幅提升的成果選擇帶飯!岸构朗场钡暮笈_數據也能從側面印證這一說法,復工之后網站的流量還在持續增長。做飯前食材的采購是第一步。盡管去商超購買依然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隨著小程序的社區團購、京東到家的生鮮送達,很多年輕人都開始選擇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食材的采購。
半成品銷量蹭蹭往上漲
除了互聯網平臺的生鮮采購,很多餐飲企業也紛紛在加工環節來分一碗羹,探索半成本對于“廚房小白”們的強大需求。比如眉州東坡推出的東坡肉、西北的牛大骨、海底撈的“開飯了”系列方便菜肴,都通過半成品、方便菜等形式擠進了年輕人的廚房。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不外出就餐,餐飲企業也是曲線救國,通過數字化且多元化的場景促進銷售額的增長。
全渠道開啟線上營銷
通過直播的形式觸達用戶提高品牌知名度也是很多餐飲商家們對策。小龍坎、西貝等多家餐飲企業的主廚或者老板都紛紛走上直播間成為“李佳琦”,通過直播的形式激活用戶。除了直播之外小程序在疫情期間也是發揮了巨大作用,奈雪的茶通過微信小程序實現訂單量提升50%;樂凱撒通過小程序外賣在整體營業額下降的情況下,小程序外賣營業額增長300%;支付寶小程序同樣地在餐飲企業的發展上發光發熱,漢堡王通過支付寶小程序換線了到店到家場景的全覆蓋。這一次疫情上餐飲商家重視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線上營銷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陣地,能夠幫助餐飲企業擺脫第三方外賣平臺的掣肘。
盡管疫情對于餐飲行業帶來了很大影響,但是民以食為天餐飲消費的需求不會減少的,疫情過后消費者還是會繼續進行餐飲消費,而經歷過疫情洗滌的餐飲企業在產品結構渠道分發用戶觸達方面都將具有更加全面的布局,對于風險的抗壓能力也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