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恢復元氣仍需時日
企業選擇食堂承包公司的依據有哪些?上海食堂承包公司為你解開謎團
來源: 發布時間:2020-03-30 11:15:48 查看次數:
春暖花開之時,全國各地的餐飲復業復工陸續展開,不過對于外界“餐飲業會很快回暖”的判斷,業內人士則普遍持謹慎態度,并認為3月底、4月初餐飲行業將迎來大考。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多方努力下,租金、人力成本壓力稍有緩解,但當前消費力不足,餐飲企業面臨全方位的實力考驗。
3月底4月初是臨界點
消費信心缺乏、消費力不足,是擺在餐飲業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
真功夫集團副總裁、電商平臺CEO楊鵬告訴記者,“疫情之前,周末是我們餐飲門店的消費高峰,周五至周日營收比日常高出30%左右,但現在情況反轉,周末比工作日營收低20%-30%”。這也意味著大家基于安全考慮,外出意愿不高。
目前國內疫情趨穩,但境外疫情卻仍在肆虐,境外輸入性病例風險增大,消費者的信心恢復還需要時間!皞人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心理將產生長遠而深層的影響”,楊鵬說,餐飲企業至少還要預虧2—4個月。
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紅餐網聯合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有51.6%的餐企認為疫情影響時間將持續3-6個月,另有9.3%認為將超過6個月。而對疫情過后餐飲市場的評估,高達70.2%的餐企認為是緩慢回暖,只有7.6%認為會快速反彈。
3月底4月初是個臨界點,各種問題會在此時顯山露水,接下來,迎接大家的將是現金流不足、消費力下降、利潤縮減的難題,更不用說租金、人工、水電和供應商賬款等硬支出。
中小微餐企面臨租金壓力較大
在疫情發生初期,減免房租的呼聲就不斷涌現,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相應政策。
廣東省近日出臺的《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游體育業平穩健康發展、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提出: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受疫情影響相關企業,可被免收2020年第一個月租金,第二、三個月租金減半收取。
《報告》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67.9%樣本企業表示租金有所下降,但在租金下降的企業中,超過六成被減免金額小于應付租金的20%。
在收到業主方減免房租通知的樣本企業中,存在2個差異點:一是減免房租天數的差異較大。從7天到2個月不等,平均減免房租為12天;二是減免的項目存在差異。有的是租金和物業費都減免,有的是租金減半等。
“目前,從我們自身及從同行處了解的情況來看,租金減免效果還不太理想”,楊鵬說。
真功夫門店的國有物業占比較低,八成來自私人物業,“要減租,只能向房東打感情牌”,我們目前減免金額只占到租金支出的10%-12%。
“相比《報告》針對的頭部餐飲企業來說,中小微餐企面臨的租金壓力更大”,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表示,會員企業普遍反映情況不樂觀,以粵菜餐企為例,具有面積大的特點,單店動輒500到800平方米,若租金未能減免、堂食恢復不理想,疫情下企業關門便會時有發生。
過半企業降薪緩解人力成本壓力
餐飲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GDP貢獻不如制造業,但在就業方面有著重要地位。
本次《報告》調查樣本企業涉及連鎖餐飲集團企業71家,涵蓋餐飲品牌201個,門店總數61593個,直接就業人員有130余萬人。人力成本因此成為餐飲企業在疫情中受損嚴重的一個核心因素。
《報告》顯示,在薪酬支出上,截至2月底,5.6%樣本企業表示開始裁員;53.5%樣本企業降薪,總薪酬支出環比減少。
“我們目前人員比較穩定”,楊鵬表示,企業并不希望疫情特殊時期人員流失,這也不利于企業生存發展,但若進入4月份疫情“次生”影響未消減,我們就不得不考慮人員調整。
政策引導助力餐企回暖
為了讓市民放心地走出家門,促進消費,近期多地政府官員帶頭“下館子”,在市場、餐飲店消費、嘆美食!斑@為消費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程鋼表示,有助增強消費者走出去的信心。
楊鵬告訴記者,疫情之下的政府政策引導,對行業恢復元氣有巨大影響,希望一些幫扶政策能更加細化、并落地到實處。
《報告》顯示,當下樣本企業對外賣市場和國家政策扶持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超過八成樣本企業目前計劃疫情過后的首要重點工作可能是繼續開店,超六成樣本企業計劃進一步提升效率,布局品牌零售化、企業集團化發展。
下一條: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下,餐飲行業能夠抓住哪些救命稻草